财新传媒


中国将率先复苏

2009年01月08日 19:17
2009年前几个月CPI可能出现负增长,但全年平均CPI通胀率仍将为正

  我们已经步入2009年。回顾近几个月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建设活动的减少,国内需求继续减弱;美国以外的经济体陷入衰退导致出口下降。与此同时,工业相关活动减速的幅度大于其他经济部门;随着重工业利润率受到挤压,工业利润下降。通缩压力的上升,迫使政府全力推行刺激政策,出台了大规模财政刺激方案,并放松了货币政策,同时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房地产行业发展。
  上述描述源于我们对近期经济数据的观察,也决定了我们对前景的预测。

数据告诉我们什么
  首先,数据显示,内需和出口双双急剧放缓。2008年11月,工业生产增速和建设活动进一步下滑,同时,出口增速也暴跌。来自欧洲及大宗商品出口国的需求下滑,预示着未来数月,出口增速将可能持续呈现负增长。这将导致出口相关的制造业投资减少、失业上升。
  由于房地产开发、建设活动减少,钢产量骤降,交通运输活动显著下降。我们的实体经济活动指数大幅下滑,这与疲弱的耗电量数据相吻合。在新增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开始带动需求回暖之前,预计企业减产和释放库存的活动还将持续数月。虽然最近的房地产行业新政有望带来投资回升,然而,预计只有到2009年下半年,这种好转才会出现。
  我们预计,GDP增速将于2009年一至二季度见底,并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回升,全年的平均增幅将高于7%。
  与此同时,快速回落的通胀可能会转变为通缩。过去两年 CPI 的波动,几乎完全是食品和能源所致,肉禽及蔬菜价格的大幅上涨更是成为2007年中期至2008年中期CPI上升的主要推动力量。而随着猪肉价格的下跌和其他食品价格的企稳,11月整体CPI通胀率降至2.4%。同时,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增幅也从上月的 6.6%骤降至 2.0%,这是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和更加疲弱的国内外需求叠加的结果。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汪涛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曾任美国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与策略主管和英国BP集团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高级经济学家;拥有纽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