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放水的“姿势”、收水的“架势”与资产走势

2021年09月01日 11:05
名义利率中长期下行将从估值上抬升权益资产吸引力,在“效率优先”向“公平优先”的转型过程中,未来产业结构将更加赛道化
有效的疫情防控、“正常”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空间,为中国应对后续经济下行的风险和冲击储备了足够的弹药,中国依然是世界经济弹性与活力最强的大国。图/IC PHOTO
芦哲
德邦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市场与政策研究所联席所长。曾任职于世界银行集团(华盛顿总部)、泰康资产和华泰证券,兼任清华、人大、央财等多所大学校外研究生导师,上财EMBA讲师。

  从全球视角来看,疫情冲击导致传统货币政策失灵,大国相继开启财政政策货币化的试验,全球货币体系迎来重塑。经济摆脱衰退后,宽松货币政策力度边际弱化,而复苏深化也意味着货币正常化路径将持续推进,以为下次危机增加安全垫。但纵观大缓和时代以来的经济,小周期的起伏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最终串联为大周期下长期名义利率中枢的下行,反映的是技术革命红利消耗殆尽、全要素生产率下行背景下,资本与劳务对产出支撑的疲软,全球资本回报率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李东昊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