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从制造业用工大数据看四季度稳增长

2022年10月17日 11:03
四季度各级政府须强化推动实体经济加速恢复的各类政策手段,以使得经济增长维持在合理区间,并稳定就业
2022年10月9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经济开发区的浙江立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加紧赶制硫酸钴、碳酸锂等电池原材料订单。图:视觉中国
陆铭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曾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工作于美国哈佛大学和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作为兼职(客座)教授受聘于复旦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国内外高校。曾担任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担任《经济学(季刊)》副主编,Asian Economic Papers (MIT出版社)编辑和《世界经济》等期刊编委。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劳动经济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意味着,经济的发展仍是今后党和国家的关键任务。

  今年三月份以来,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经济发展一度受到较大的冲击。在新的历史起点,充分认识到当前的经济状况,并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应对措施,是保持今后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前提。基于此,我们利用灵活用工大数据构造了2020年以来的制造业景气先行指数,并分析了今年以来的制造业景气状况,以为后续的经济决策提供参考。

一、概览

  在今年上海疫情期间,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城市酷想家团队联合新市民产业与创新研究院,利用“我的打工网”的制造业灵活用工大数据构建了制造业景气先行指数(Leading Index of Manufacturing Prosperity,简称LIMP),以反映制造业实时发展状态。当前,在制造业中,随着柔性制造和灵活用工的发展,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灵活用工规模的调整,来应对订单的灵活变化,这使得企业可以在订单规模较小的淡季保持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而在订单规模较大的旺季,也可以通过扩大灵活用工的规模按时交付订单。因此,灵活用工情况的变化,能够灵敏地反映出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给制造业带来的影响,从而先行地反映出宏观经济的变化。而企业相对固定的用工和其他投入要素的调整,却有可能因为各种调整成本而无法敏锐反映出宏观经济的波动。相比于其他数据,用制造业灵活用工大数据构建出的指数具有精准性、高频性和先行性的优势。此外,由于底层数据是灵活用工数据,该指数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就业,尤其是农民工群体的就业状况。通过对灵活用工大数据的分析,截止到2022年9月30日,我们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边放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