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元证券(香港)首席经济学家,汇信资本董事总经理。特许金融分析师(CFA)。1994年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职香港证监会中国事务总监,中银国际执行董事,香港金融管理局高级分析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外资司高级经济师。
美国经济再次出现滞胀要在美元失去现有的国际地位之后,或者失去现有国际地位的趋势已经比较清晰之时
从目前的全球经济格局看,全球化新模式正在崭露头角,新全球化的中心是中国
服务业占GDP约80%的美国,疫情之后经济走向的决定性因素是就业趋势
如果不了解经济运行的内在机理,不下功夫对经济运行进行深入分析,盲目地依据一些指标,特别是经济学家的一些乌托邦式的指标,对经济与市场进行干预,必然是事与愿违,对经济更多是伤害而不是帮助
美国的经济增长态势并没有如其失业率与新增就业数所显示的如此强劲
尽管降杠杆的表面目标是减低杠杆率,实质却是要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
如此一来,我们将会看到这样的情形,美国利率不断上升,甚至美国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中短期利率差不断扩大,但是美元却仍然不断贬值
在中国经济新周期的中后期,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主题越来越为世界广泛接受与认可,在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领者后,在人民币的国际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之时,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将再次突显
中国经济转型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就是是否发展出一个独立的劳动与知识的市场
这个比率的差异似乎既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也无法反映经济风险的大小
美国的升息周期与美元的升值 周期没有强相关,决定美元汇率的是美国经济与其它主要经济体的相对增长速度
中国的消费商品与服务价格将进入受劳动力价格主导的时代,只要劳动力价格存在持续上涨的动力,商品与服务价格就会不断上涨
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服务经济,经济的发展就是越来越多的有服务消费,越来越少的无服务消费
2016年对外汇储备的减少压力应该不超过2000亿美元。而从2017年开始,外汇储备已经没有被动减少的压力,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就会再次出现
中国的工业体系已经进入了生产过程的去“人”化的进程,但是,在工业产品的“人”化上明显滞后。后者的启动才真正具备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充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