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金融危机难撼人民币升值趋势

2009年02月27日 13:22 来源于 caijing
人民币有天然的升值性。相比三年来高达20%的升幅,小幅贬值很难迅速逆转出口颓势,只能得不偿失。当前应加快经济转型步伐

人民币有天然的升值性。相比三年来高达20%的升幅,小幅贬值很难迅速逆转出口颓势,只能得不偿失。当前应加快经济转型步伐

  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今天,人民币汇率仍然具有长期升值趋势。

人民币升值天然性
  之所以有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在发行机制和发行方式上,人民币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的
货币存在根本的不同。
  首先,从发行机制看,人民币是按经济原则发行,欧美货币发行则按财政原则。人民币发行的经济原则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来进行货币发行。这种发行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增加货币投放,以适应和满足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要,不会引起物价的大幅波动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而与欧美货币对应的财政发行原则,主要是财政向中央银行透支、借款,或中央银行直接购买国债或其他政府债券。其结果是货币发行出去后收不回来,最后导致通货膨胀,影响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为避免人民币走向财政发行,《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第29条规定:“财政部门不得向人民银行透支,人民银行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其次,从发行方式看,人民币币值与中国经济总量是相对应的,有物质生产作为基础,是一种债权凭证;而欧美货币建立在债务发行基础上,是一种负债凭证,它只与政府的负债额有关,而与实物价值无关。
  因此,欧美货币与人民币同为货币,但在作为交易媒介和价值符时,有着很大不同。这种不同就决定了,在遇到危机时,欧美货币可以通过扩张负债来增加货币发行量,使货币“无中生有”,并产生自然膨胀型扩张;而人民币的发行量,只能以GDP增长和CPI情况为依据,再考虑到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不能无中生有。因此,在危机时代,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停滞,甚至还可能出现货币发行量萎缩的情形。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全球经济危机时期,人民币与美元、欧元、英镑和瑞士法郎之间的发行关系是反向关联,即人民币对这些货币,有着天然的升值性。
  此外,在依赖出口推动GDP增长的经济中,由于以人民币衡量的GDP中,有三分之一是来自出口,因此在人民币的发行规模中,有相当部分是由美元、欧元等外汇储备占款所构成。这样,人民币与主要外汇储备货币之间形成了相互关联。
  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就意味着这部分资产贬值。静态看来,就必然带来人民币的发行量对应于这部分发行量的萎缩,从而带来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反向关联,最终结果是人民币对这些储备货币升值。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和目前各国纷纷出台救市政策的情况下,人民币受到的绝对影响更必然会使其升值。加之近十年来中国经济成长很快,中国经济总量在迅速增长,因此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是必然的。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