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中国的货币状况

2014年03月27日 11:11 来源于 财新网
为解决近期的增长担忧,财政政策和结构改革应该会先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存在放松空间,但是需要权衡经济再平衡和金融稳定的考量
朱海斌
财新网“战胜市场”专栏作家。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研究方向专注于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传导,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中国经济和房地产市场。

  【财新网】(专栏作家 朱海斌)2014年开年之初,中国经济活动放缓的程度大于预期,由此引发了市场对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和对稳增长措施的期盼。其中的一个焦点是,中国人民银行是否会基于稳增长而放松货币和信贷政策。

  在本文中,我们将构建一个中国货币状况指数(MCI),阐述我们的货币政策预测,以及央行在需要时可能会采取的稳增长的措施。

  构建货币状况指数

  我们的货币状况指数定义为以下四个变量的加权总和:(1) 实际利率,按一年基准贷款利率减去CPI通胀率测量;(2) 信贷增长,按社会融资规模(按存量计算)同比增速测量;(3)摩根大通计算的实际有效汇率(REER);(4)银行系统内的超额准备金率。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邵超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