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量化交易之二:直面816

2014年04月01日 10:16 来源于 财新网
816事件发生后,相关监管部门的公开表态中,仍然有“金融创新”等字眼出现,并未因噎废食。但由于光大证券受到的处罚相对严厉,部分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公司增强了风险控制、信息技术管理,同时也有部分公司收缩了量化交易方面的投入
杨剑波
杨剑波,1977年生,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在曼彻斯特大学取得计量金融博士学位。2005年加入光大证券,2009年筹建策略投资部,开展期限套利、ETF做市及套利、统计套利、结构性产品、权益互换等量化及衍生品业务。2013年“8•16”事件发生时,为光大策略投资部总经理。现为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及金融实验室主任。2014年2月8日,状告证监会对816事件定性为内幕交易错误,被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将于2014年4月3日开庭。

  【财新网】(专栏作家 杨剑波)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量化交易在以上三方面均有应用和发展,但总体而言,国内市场还是处于相对初级和早期的阶段。

  中国的量化交易发端于2005年前后,由头是国内ETF基金的出现。2004年底,由华夏基金发行的中国首只ETF基金——上证50ETF正式成立,当时华夏基金还选择与全球最大的机构资产管理人——美国道富合作开发该基金,之后类似的ETF产品先后面世,于是一些机构开始进行ETF的申购赎回套利。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影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