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伟大的博弈》(16)|“这种趋势会不会继续下去呢?”(1987—1999年)

2019年05月13日 14:11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在世纪之交的前夕,道琼斯指数首次突破了1万点。人们不禁要问,“这种趋势会不会继续下去呢?”
20世纪90年代后期,雅虎、亚马逊、谷歌等一大批互联网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发展壮大。互联网成为改变经济格局和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也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图/视觉中国
祁斌
祁斌,中投公司副总经理,原中国证监会国际部主任。清华大学物理学学士,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物理学硕士,芝加哥大学商学院MBA和清华大学数量经济学博士。 1996—2000年就职于华尔街高盛集团等投资银行。2000年回国加入证监会,任战略规划委委员。2001年至2005年任基金监管部副主任。2006年任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2012年,兼任北京证券期货研究院执行院长。2014年4月,任中国证监会创新业务监管部主任、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北京证券期货研究院执行院长。 2014年7月,任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2016年8月,任中投公司副总经理。

  【财新网】(专栏作家 祁斌)

译者题注

  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华尔街,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得人类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实现了全球化,并使得世界金融市场实现了一体化。20世纪90年代的股市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微软、英特尔、谷歌、苹果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引领美国新经济增长的引擎。在世纪之交的前夕,道琼斯指数首次突破了1万点。人们不禁要问,“这种趋势会不会继续下去呢?”

译者导读

  ••1982年,道琼斯指数第三次突破1000点,此后,它再也没有跌破过这个数字。

  •1987年8月25日,道琼斯指数达到了顶峰,随之而来的股市下跌唤起了人们对1929年股市崩盘的记忆。尽管这一次市场崩溃来势凶猛,而且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使得这一次股灾波及世界其他金融市场,但这一次股灾中人们的命运却并没有那么悲惨,与60年前不同,他们已经学会了分散投资。

  •1987年的股市危机期间,美联储对市场进行了救助,以免股市危机演变成全国性恐慌,这与1792年汉密尔顿的做法一脉相承。而在这两次相隔195年的政府干预股市危机行动之间,面对每一次金融危机,杰斐逊主义放任自流的思潮一直占据上风。

  •在挽救此次危机的行动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此时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格林斯潘。他采取的措施正如60年前斯特朗所说的那样:“对付任何此类危机,你只需要开闸放水,让金钱充斥市场即可。”市场恐慌很快结束了。

  •这个时代的华尔街有两个著名人物:鲍斯基和米尔肯。20世纪80年代,杠杆收购进行得如火如荼,鲍斯基热衷于风险套利——对潜在的被收购公司进行投机。不幸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胜算,他用装满现金的箱子去换取自己所需的内幕信息,最后锒铛入狱。米尔肯则开创了著名的垃圾债券市场,认定这种信用等级很低的债券的潜在回报高于其对应的风险。他对垃圾债券出神入化的操作使他一度被追捧为华尔街的金融天才。米尔肯最终被判入狱,并被处以6亿美元的罚款,这是美国商业史上对个人的最高罚金。

  •20世纪的最后10年,美国股市进入了一个一日千里的时代,截至1999年夏天,道琼斯指数较1990年年初上涨了400%,较1980年年初上涨了1300%。此时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每一天的日交易量比20世纪40年代任何一年的交易量都高。

  •20世纪90年代后期,雅虎、亚马逊、谷歌等一大批互联网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发展壮大。互联网成为改变经济格局和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也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网络股的兴起、网上投资的出现是华尔街所能感受到的最直观的变化。同时,互联网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无疑也加速了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一体化后的世界金融市场如何面对跨越国界的金融监管,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要点

  1. 里根和卡特不一样,他愿意采取措施来结束通货膨胀,但他同时也必须接受这种政策的后果:一次经济大衰退……在里根政府的支持下,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狠狠地踩了一下经济的“刹车”。他大幅提高贴现率,其他利率随之升高。

  2. 1982年,道琼斯指数再次突破1000点,这是道琼斯指数第三次突破1000点,此后,它就再也没有跌破过这个数字。

  3. 这种情形不由让人想起可怕的1929年。但是,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糟,这一回,“泰坦尼克号”并没有沉没。

  4. 而1987年的里根总统却对当时的市场崩盘极少谈论,他这种非常放松的、认为“这种事情司空见惯”的态度反而让投资者增强了信心。

  5. 格林斯潘此时还不像他后来那么家喻户晓,但他知道该做什么。60年前,本杰明•斯特朗曾一语中的:“对付任何此类危机,你只需要开闸放水,让金钱充斥市场即可。”事实上,这也正是格林斯潘所做的。

  6. 而杠杆收购的做法正好相反,它通过将已公开上市的公司私有化来赚钱。在操作上,杠杆收购通过借债获得的资金买断上市公司的控股权,然后再用未来改善公司经营后的现金收入来偿还债务利息。杠杆收购成功的秘诀在于准确预测出目标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并由此决定它能借多大规模的债来实施杠杆收购。

  7. 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只要是为客户尽职谋利,利用内部信息就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事实上从20世纪30年代起,尽管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办法界定什么是内幕交易,内幕交易一直都是非法的。

  8. 但是,米尔肯认为,很多垃圾债券的实际回报率已经超过了补偿其风险所需的回报率,所以是很好的投资。

  9. 而在当时,他被控犯有不少于98条重罪,如果这些罪名都成立的话,足以使他入狱500年。

  10. 米尔肯作为一个金融家之所以走向毁灭,是因为他没有J.P.摩根那种对事物极限的把握能力和对周围敌对势力的敏锐洞察力。因此,像很多20世纪80年代翻云覆雨的华尔街人一样,他认为好光景会永远继续下去,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当成了“宇宙的主人”。

  11. 如今纽交所的日平均交易量甚至比20世纪40年代任何一年的年交易量都高。

  12. 就像因为“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才建立了《国际冰层巡逻制度》一样,监管的加强往往只有在一些痛苦的经历,尤其是灾难性的事件之后才会来临。

  13. 华尔街已经超越国界,其影响力也超越了国界,而监管大体上却只能止步于各国的边境之内。也许只有一场像“泰坦尼克号”那样的金融灾难才能带来这样一个统一而有效的全球监管体系。

  译者专栏

  1. 垃圾债券与20世纪80年代的并购浪潮

  20世纪80年代是美国经济史上并购活动最频繁的时期之一,被称为第四次并购浪潮。与前三次相比,使用杠杆进行收购是其明显的特征,而垃圾债券则是重要的资金来源。在杠杆作用下,单笔收购规模大大提高,20世纪80年代初,单笔收购金额平均为5000万美元,到了80年代末则达到了3亿美元,且10亿美元以上的超级并购频频发生。这波并购浪潮在私募股权基金KKR对雷诺兹-纳贝斯科公司的“世纪大收购”时达到顶峰。这起收购KKR斥资250亿美元,而其中自有资金仅为20亿美元,其余大部分资金都来源于“垃圾债大王”米尔肯所在的德莱克塞尔公司和另外几家投资银行的债务融资。德莱克塞尔公司通过本次收购所获佣金高达2亿美元。此番“世纪大收购”之后,私募股权基金被《门口的野蛮人》一书打上了“野蛮人”的标签。此后,由于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层的个人巨额收入被曝光,引发了对资本征税的政治激辩。(译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同一时代的西方和东方  

1

  注:“同一时代的西方和东方”的内容为译者所加

  本文节选自《伟大的博弈》第三版

  财新私房课推荐:有声书《伟大的博弈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刘潇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