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管涛:后疫情时代人民币国际化的挑战与机遇

2020年06月05日 11:34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人民币要进一步国际化,还需要加强汇率的市场化,不断完善浮动管理。特别是在全球新冠疫情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着他国逆全球化、去中国化的挑战
管涛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学术委员;中国经济五十人论坛成员。1992年武汉大学世界经济专业毕业后,加入国家外汇管理局,先后在政策研究和统计部门工作,历任综合司副司长,国际收支司副司长、司长。2015年7月正式离职,加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任高级研究员。1998年获日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澳大利亚亚洲奖学金项目资助,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习,获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2001-200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货币可兑换、国际收支、汇率政策、国际资本流动等问题研究,撰写大量工作报告和学术论文,参加了1994年以来一系列重大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设计。

  【财新网】(专栏作家 管涛)一、由于网络效应和路径依赖,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不仅要依靠自身经济总量的提升,还要靠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

  经过近11年的努力,人民币虽然已经成为国际化货币,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占比仍相当有限,与中国的经济总量不相符。此外,理论上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存在所谓的网络效应和路径依赖。我观察到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四大货币在国际支付、外汇储备以及国际借贷中占比高达近90%,而其他货币,如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等,都无法同日而语。即便是在这四大货币内部,美元和欧元的占比也是日元、英镑难以望其项背的。因此可以说,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的确存在网络效应和路径依赖。人民币未来的国际化前景,不仅取决于中国自身的努力和经济实力的提升,还需要提供更多的人民币跨境流通使用的便利,以及其他触发因素以促成网络效应、路径依赖,从量变到质变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例如历史上,在美元取代英镑前,美国的经济总量已长期领先英国,而美元的上位也不仅是经济实力增长的结果,还是其他综合因素的结果。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吴秋晗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