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国企资产证券化的“杠杆效应”

2020年09月18日 12:09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在中国经济逐步形成双循环新格局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在国企混改中将大有作为,积极推动国企上市、提升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有望发挥多重“杠杆效应”
程实
经济学博士,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他带领的研究团队覆盖全球宏观、市场策略、固定收益和行业研究,是亚洲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俱佳的专业投行研究团队,2017、2018年连续上榜II(机构投资者)权威评选的“大中华地区最佳分析师团队”。程实个人研究领域是全球宏观和金融市场,是香港市场深具影响力的一线首席经济学家。他同时担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盘古智库学术委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金融硕士导师。获得专业奖项包括: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工商银行首届“大行工匠”、全国金融图书最高奖“金羊奖”等。

  【财新网】(专栏作家 程实 特约作者 王宇哲)“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国企作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经济主体,其改革是贯穿整个改革开放历程的核心议题,通过建立市场、创造经济主体、引入竞争、重塑激励机制,不仅释放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潜在动能,也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了要素的有效流动。我们认为,在中国经济逐步形成双循环新格局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在国企混改中将大有作为,积极推动国企上市、提升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有望发挥多重“杠杆效应”:其一,比较上市央企和地方国企相对国企整体的总资产、总负债、利润总额等指标可以发现,资产证券化对于提升国企效益、优化其债务结构有积极的意义;其二,随着泛行业混改驶入快车道,国企从竞争性领域适当退出将催生结构性机遇,测算表明国企资产证券化率较低的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或释放出超过十万亿的增量上市资产;其三,国企上市有望兼顾“管资本”与“稳民企”,优化国企股权结构和融资模式与缓解民企融资“难”和“贵”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对偶问题,国企资产证券化不仅有利于去杠杆和防范风险,也减少了对民企在间接融资方面的挤出效应。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李东昊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