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重建宏观周期的思维框架(下)

2022年03月16日 15:31
站在2022年的视角,我们应该认识到疫情等因素的冲击可能更多是加速了传统增长周期的节奏,而不是改变了增长本身的逻辑
乔永远
乔永远,博士,首钢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万物研究院创始人。曾任兴业银行首席策略师,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策略师,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等。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研究、大类资产配置策略、金融及产业发展研究等。曾获得新财富(第一名)、水晶球、金牛奖、保险资管最受欢迎分析师大奖,广泛参与宏观与监管相关研究讨论。兼任上海政协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特邀成员,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副秘书长等职务。

  (接上篇《重建宏观周期的思维框架(上)》)自2020年以来,疫情、国际冲突等改变了人们对于经济环境的认知和理解。极端的增长偏差(比如全球经济因疫情短时间的暂定和回落),超出认知的通胀数据(去年工业品价格增长、美国通胀创20年新高等)都扰乱了传统的经济分析框架。站在2022年的视角,我们应该认识到疫情等因素的冲击可能更多是加速了传统增长周期的节奏,而不是改变了增长本身的逻辑。

一、宏观周期是产能周期与金融周期叠加的结果

  1、2010年之前,传统产能周期分析框架能够较好地解释宏观经济周期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沈昕琪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