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22年中国ESG政策发展及2023年展望

2022年11月22日 09:27
尽管疫情防控、宏观经济、国际局势等因素对ESG投资和绿色金融的发展造成不确定性,但中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中长期趋势不变,自上而下的政策驱动仍是中国ESG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
郭沛源
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商道纵横共同创办人、总经理,商道融绿董事长,商道学堂校长,系企业社会责任、绿色金融及责任投资知名专家。郭沛源博士于2012年发起中国责任投资论坛(China SIF),任理事长;2015年参与发起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任理事;同时担任中国银行协会绿色信贷培训项目特聘专家。郭沛源博士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师大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学院讲授《企业经营与可持续发展》及《战略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创新》课程。

  中国ESG市场的发展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要讨论中国ESG政策发展,必须要置之于中国绿色金融政策发展的大环境之中。

  经过多年探索,中国人民银行总结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思路。所谓“三大功能”,是指绿色金融在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方面的功能;所谓“五大支柱”,是指绿色金融的标准体系、监管和信息披露、激励约束机制、产品和市场体系、国际合作。下文参照“五大支柱”的结构,简要回顾全年ESG投资及绿色金融的政策发展,并作展望。政策覆盖范围以境内市场为主,部分内容也涵盖香港市场。

一、标准体系

  2022年初,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委发布《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文件指出:标准是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要遵循“国内统一、国际接轨”原则,建立健全一套严格、明确、细致、可操作的标准。文件提出了多项具体工作:统一绿色债券标准、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标准、加快制定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标准、研究制定并推广金融机构碳排放核算标准、建立ESG评价标准体系、建立可衡量碳减排效果的贷款统计标准、探索制定碳金融产品相关标准、加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这些内容构成了2022年及未来数年的绿色金融及ESG标准工作的重点。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影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