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欧美银行业危机再次证明了金融的脆弱性,更展现出金融不稳定产生出的巨大负面影响。
目前,市场的剧烈动荡局面虽在欧美当局快速应对下趋于平缓,但危机并未结束,而在不断固化通胀的压力下,利率环境尚不能转松,欧美中小银行还将持续承压,因此,随后危机的形态可能由前期的流动性危机进一步转入信用危机阶段,部分中小银行最终难逃被收购或破产的宿命。
针对本次危机,之前我们已就危机形态变化、成因以及当局反危机举措做了一些简要分析,基于前期的认识,我们继续梳理出五点反思。
反思1:反危机要迅速与果断
与以往危机不同,针对本次危机,欧美的财政部门、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均反应迅速。例如,针对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的挤兑危机,FDIC立刻宣布对两家银行未投保储户存款的全额承保,美联储承诺提供流动性支持,美国财政部则为联储提供了担保承诺。瑞信被市场挤兑后,瑞士的政府、中央银行行与监管机构同样行动迅速,承诺以保证金或贷款形式提供规模超过1600亿瑞士法郎的流动性支持,最终促成了瑞银收购瑞信,暂停了系统性风险显化进程。从效果来看,本次欧美的快速反应无疑为危机化解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特别是在危机爆发初期,果断的反危机无疑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事态的发展可能因此被彻底改变方向。
反思2:预期管理极为重要
本次银行挤兑风波之所以能跨区域、跨机构很快蔓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交媒体加速了恐慌情绪的传染。伴随信息平台、聊天工具和自媒体等信息转播媒介在金融市场深度嵌入,坊间任何细小信息都能极速传播,进而加速了个体为了自保而酿成的集体踩踏。例如,在挤兑关闭前,硅谷银行一天之内存款流失规模曾高达400亿多美元。再如,针对瑞信AT1债券减记,各国金融管理部门虽然都重申了本地政策,以求消除投资者担忧,但实际的情况反而是加速了市场出清。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技术手段的两面性,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一定要充分预判到技术手段在坏情绪放大方面的杀伤力,相应针对市场的任何异动,需要有一套完备的机制,进行针对性的舆情管理,舆情管好了,就能为反危机赢得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反思3:宏观政策与监管政策要协调好
不可否认,欧美央行快速加息是触发本次欧美银行业资产负债失衡的重要因素。从已公开的信息看,在硅谷银行、瑞士信贷出事前,监管机构都曾提示过风险,但并未针对利率政策环境的剧变,出台与之匹配的监管措施,最终令本应有的监管成本恶化为规模更大的危机应对成本。另外,本次危机还证明,对于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流动性和利率三个约束条件而言,任何一个约束条件起变化,都会影响到另外两个约束条件,并叠加出更为复杂的影响。因此,当宏观政策环境或者监管政策环境发生剧变时,政策部门一定要做好政策叠加效果的评估,切不可各自为战,更不能将守土有责作为政策边界。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