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中国经济的宏观杠杆化

2013年08月28日 18:06 来源于 财新网
宏观杠杆率“5-30”规则的例证均发生在发达国家,还不能称之为普遍现象,但至少,中国近年来信贷占GDP比重提高速度很快,值得警惕
李拉亚
财新网“名家/新秀”专栏作家。华侨大学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全职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闽江学者。198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经济学博士学位。1988年3月到国家信息中心工作。1989年8月起,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作访问学者。1997年1月起,先后就职于美国德州议会预算局和美国德州州务卿办公室。2010年3月回国担任华侨大学全职特聘教授。

  【财新网】(专栏作家 李拉亚)宏观经济角度看,某一经济部门的杠杆率为其总债务占GDP的比率。部门杠杆率通常分为非金融部门(居民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和金融部门两类。但金融部门的负债构成了非金融部门的资产,为避免重复计算,金融部门杠杆率计算可不考虑金融部门债务中的通货和存款,仅以金融部门发行的债券和外债余额作为负债,并与GDP比较。这样加总两大部门的杠杆率可得出一国的宏观杠杆率。

   渣打银行2013年7月16日发布的《亚洲债务大起底》报告显示,中国的部门杠杆率为:截至2012年末,企业部门债务约占GDP的117%,政府债务占GDP的78%。渣打银行关于中国政府部门的杠杆率高于国内一些机构的测算,并接近公共债务占GDP的警戒线(80%)。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朱长征 | 版面编辑:刘亚男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