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宏观审慎管理的理论基础

2013年10月24日 16:03 来源于 财新网
对宏观审慎管理而言,严防预期突变是严防系统风险爆发的重要环节
李拉亚
财新网“名家/新秀”专栏作家。华侨大学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全职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闽江学者。198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经济学博士学位。1988年3月到国家信息中心工作。1989年8月起,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作访问学者。1997年1月起,先后就职于美国德州议会预算局和美国德州州务卿办公室。2010年3月回国担任华侨大学全职特聘教授。

  【名家/新秀】(财新专栏作家 李拉亚)与新古典经济理论不同,宏观审慎管理承认市场系统内部能产生导致市场崩溃的不确定性。它的管理对象也是这种不确定性。其实,在经济理论史中,马克思经济理论是重视不确定性的。凯恩斯本人也是重视不确定性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学家们是重视不确定性的。在重视不确定这一点上,宏观审慎管理是经济理论发展上的回归。

  笔者在1995年就期盼这一历史回归,“令人惊奇的是,尽管理性预期理论问世之初就已注重信息混淆问题,但理性预期理论却没有把不确定性作为内生变量看待,不确定性没有得到预期那样的同等待遇,颇有厚此薄彼之感。从理论发展史的角度看,这意味着什么?是否意味着一种把不确定性作为内生变量的理论正在等待时机破土而出?经济理论继预期革命之后还会出现一个不确定性革命吗?”(笔者于1995年出版的著作《通货膨胀与不确定性》第12页,本文下面的摘录均出自这本书)。现在看来,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宏观审慎管理就是笔者期盼的经济理论的不确定性革命。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文远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