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靠煤制气治霾是“邪路”

2014年01月26日 15:49 来源于 财新网
如果水资源占用少、废水处理效果好,煤制气替代燃油作为机动车燃料,是条正路,但用煤制气来实现煤改气却是邪路无疑
陶光远
陶光远,财新网“未来能源”专栏作家。1979年本科毕业于陕西机械学院(现西安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1983年获清华大学系统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后在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工作,并在国家经委(现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兼职。1988年赴德国,在柏林工大进修学习,曾任在纽伦堡的德中经贸合作中心副总经理。2009年获“欧洲能源管理师”证书,并受“欧洲能源管理师”全球培训联盟委托担任中国培训项目负责人。2011年10月起,在德国能源署(dena)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合作成立的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担任执行主任职务。

  【名家/新秀】(财新专栏作家 陶光远)据报道,中国政府已经决定未来大规模开展煤制甲烷(即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简称煤制气)的工程,到2020年,要初步建成500亿立方米/年的煤制气生产能力。

  中国是个人均贫油的国家,原油进口比例超过50%。而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机动车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不仅公路货车大客车可以用,连小汽车也可以用。由于天然气的洗硫工艺效率高、成本低,因此使用天然气发动机的机动车尾气中的硫含量极低,甚至远低于现在硫含量最低的欧五汽油。使用煤制气技术生产甲烷用于机动车,从煤炭开采直到机动车使用的全过程链的成本远低于现在使用进口原油生产的机动车燃料的成本。而中国的煤资源又很丰富。因此,用煤制甲烷替代以原油为原料的机动车燃油,可以一箭四雕:减少原油进口、增加能源安全、降低机动车燃料成本、减少机动车造成的人口密集地区的空气污染。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曾佳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