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推动改革没有挡箭牌

2015年02月05日 08:20 来源于 财新网
一些官员以“空谈党的领导”来代替“实干改革”,已经成了一道匪夷所思的奇观。如果不改变此种官场生态,将会出现越来越多“政治上正确”但不改革的官员
刘胜军
财新网“胜军改革观察”专栏作家,中国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博士、EMBA。2014年应邀出席总理经济形势座谈会,荣获《商业周刊(中文版)》2012年度人物、《新京报》2013中国青年经济学人。曾任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成员、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副主任。代表作《下一个十年:一个青年经济学者的改革梦》等。长期关注中国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新浪微博@刘胜军改革。

  【财新网】(专栏作家 刘胜军)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政府简政放权的自我革命,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力推依法治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姊妹篇”改革正在掀开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然而无论简政放权,还是依法治国,都不可避免触动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权力小了,寻租机会少了;制约多了,当官没那么自由那么爽了。因此,官僚集团从自身利益出发会产生对改革的强烈抵触情绪。但由于改革的正义性,官僚又无法对改革公开说不,只能采取其他策略来迂回抵制。苦思良久,一些官员终于找到了一个抵制改革的绝佳挡箭牌:党的领导。他们试图把一些改革套上“削弱党的领导”的政治帽子,进而以“党的领导”作为护身盾牌来迎击全面改革之矛,从而延续既得利益的城堡。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邵超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