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粮食安全:政治与经济的冲突

2015年02月25日 11:00 来源于 财新网
尽管政府通过采取 “改变定义”等方式试图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但这改变不了中国的资源限制,进口是解决粮食短缺的必然手段
于晓华
于晓华:德国哥廷根大学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系和库郎贫困、平等与增长研究中心,发展和新兴国家农业经济学讲席教授。2001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得日本京都大学生物资源经济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农业、环境与区域经济学博士以及人口学博士学位。2009年4月起任教于德国哥廷根大学,担任助理教授;2014年起担任发展和新兴国家农业经济学讲席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中国经济。

  【财新网】(专栏作家 于晓华)粮食安全的现实

  粮食安全一直以来是中国经济政策的核心问题。中国政府强调“中国人要掌握自己的粮袋子”,这就意味着中国粮食安全政策的目标就是“实现粮食自给”。

  一直以来,国家不断重申要保持粮食自给率在95%以上;但是面对不断增加的粮食进口量,中国政府最近改变了论述,提出要保持“口粮安全”。

  经过粮食生产的十一连增,2014年中国粮食的总产量已经达到了6.07亿吨。与此同时,中国的粮食进口量也逐年累增。如表1所示,2014年中国三大主粮进口了大约900万吨,净进口量为840万吨,自给率为98.4%。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口粮自给”是安全的。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卢玲艳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