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宽松之忧:央行不是药神

2018年07月26日 11:50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如果我们用新的宽松去解决过去宽松留下的问题,只会让风险的雪球越滚越大。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回归本源,加快自身的改革和转型
管清友
财新网“管见”专栏作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如是金融董事长。目前还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高级研究员、财政部财政改革发展智库特约专家、财政部发改委ppp专家库双库专家、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中心学术委员、工信部工业经济运行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16年7月8日,作为与会最年轻的经济学家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 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博士后。曾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现为国情研究院)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主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宏观处处长、调研处处长,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学术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研究院研究生合作指导教师,中国泛海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导师,“一带一路”梅花与牡丹创意产业与城市论坛理事长。

  【财新网】(专栏作家 管清友 特约作者 朱振鑫)宽松似乎成了一种瘾,每隔三四年就会犯一次,一犯就要找央行求解药。第一次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央行5次降息、4次降准。第二次是2011年欧债危机之后,央行2次降息、3次降准。最近一次是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逼近7%之后,央行史无前例地6次降准、6次降息。2018年,我们似乎又要经历相同的故事。临近年中政治局会议,中央要对下半年经济政策定调,在紧缩中吃尽苦头的各方不断给央行喊话。央行似乎挺不住了,先是定向降准,然后是MLF,一切都很像2014年上半年。如果按照历史的剧本发展,接下来就是全面降准、降息,直到地产、财政、金融全面放松。上次从定向降准(4月)到全面宽松(9月刺激地产、11月降息)用了半年左右,这次可能慢一些,但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朱蕊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