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眼见未必为实:汇率变化≠汇率预期

2018年08月10日 11:07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目前人民币汇率有较大的贬值压力却没有很强的贬值预期,与2016年底2017年初保汇率还是保储备之争时有天壤之别,要避免刻舟求剑,过度反应
管涛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学术委员;中国经济五十人论坛成员。1992年武汉大学世界经济专业毕业后,加入国家外汇管理局,先后在政策研究和统计部门工作,历任综合司副司长,国际收支司副司长、司长。2015年7月正式离职,加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任高级研究员。1998年获日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澳大利亚亚洲奖学金项目资助,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习,获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2001-200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货币可兑换、国际收支、汇率政策、国际资本流动等问题研究,撰写大量工作报告和学术论文,参加了1994年以来一系列重大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设计。

  【财新网】(专栏作家 管涛)8月1日接受媒体专访时,我提出一个判断,即从香港市场的一年期无本金交割远期(又称不可交割的远期)(NDF)美元兑人民币的溢价幅度看,目前人民币汇率有较大的贬值压力却没有很强的贬值预期,简称为“人民币有贬值压力无贬值预期”。事后,有朋友问我,最近人民币汇率快速下跌重新成为社会焦点,怎么说是有贬值压力、没有贬值预期呢?本文拟对此予以澄清,并结合2013年底2014年初人民币有升值压力无升值预期的历史,初步分析重启宏观审慎措施可能产生的后果。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张翔宇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