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降息是可选项,不是必选项

2018年12月20日 09:42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降息暂时还不是一个“必选项”。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的额外信贷激励,以及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等其他备选仍有实施空间,降息可以作为某种程度上最后诉诸的手段
在刚刚结束的12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不出意外地加息25个bp,中美货币政策联动之下,中国央行的降息空间能否如期打开?图/视觉中国
钟正生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2007年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任职中国人民银行,从事宏观经济和金融研究;2010年后历任光大证券、国信证券宏观研究主管等职位,获得2015年新财富最佳宏观分析师;之后曾任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2020年初受邀参加克强总理企业家和经济专家座谈会,对政府工作报告建言献策。

  【财新网】(专栏作家 钟正生 特约作者 钱伟)近期中国经济数据进一步走弱,在此前央行数度降准后,降息预期再度升温。在刚刚结束的12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不出意外地加息25个bp,中美货币政策联动之下,中国央行的降息空间能否如期打开?中国央行则宣布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argeted 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TMLF),根据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增长情况,向其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有了这样更加结构化和定向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后,降息还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么?

  我们认为,在美国经济增长动能放缓,美联储加息节奏可能生变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的腾挪空间也将有所扩大。一旦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降息自然可以成为一个“可选项”。但目前来看,降息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从“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不畅的问题,对民营企业来说“融资难”也比“融资贵”问题更为攸关。因此,降息暂时还不是一个“必选项”。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的额外信贷激励、以及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等其他备选仍有实施空间,降息可以作为某种程度上最后诉诸的手段(last resort)。

一、支持和反对降息的因素有哪些?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张翔宇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