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渐行渐近的中美贸易协定

2019年02月01日 16:52 来源于 财新网
若想在90天中美贸易谈判期内达成协议,避免贸易摩擦升级,需要将经贸问题、技术问题、政治、意识形态、甚至经济制度问题等分开来看,切勿混为一谈
当地时间2019年1月31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来美进行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图/视觉中国
沈建光
财新网“战胜市场”专栏作家。经济学博士,现任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曾就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博士后,拥有赫尔辛基大学经济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本科曾就读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此前为欧洲央行资深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芬兰央行经济学家,及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资深经济学家,国际经合组织顾问和中国人民银行访问学者,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财新网】(专栏作家 沈建光)1月31日,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结束。尽管此前不少批判性的观点认为,中美之间分歧较大,经贸纷争、技术纷争、意识形态纷争等相互交织,中美之间很难取得阶段性成果,甚至认为应该将华为事件等问题放到中美贸易的谈判桌,一并解决。

  但在笔者看来,纵使中美之间存在诸多分歧,也应分层次来看,将多重问题混为一谈,不仅无助于明晰谈判边界,更容易直接导致谈判陷入僵局,使得本已经处于“非常态”之下的中美关系更加复杂,加大贸易战升级的风险。相反,考虑到经贸关系具有双赢或者双输的属性,是两国关系中最容易破局、取得共识的部分。在谈判中就经贸谈经贸,有助于搁置分歧,取得阶段性成果,避免贸易战升级以及其他领域的急转直下(参见《2019中美经贸关系如何演绎?》。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张翔宇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