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专栏作家 伍戈 特约作者 文若愚 陈益津)核心观点:
1. 过去一年,虽然银行间市场利率持续下行,但实体经济下行趋势依然明显,“宽货币,紧信用”矛盾突出。作为宏观经济的关键性领先指标,货币社融数据今年1、2月大起大落,远超市场预期。当前信用收缩是否已经结束?未来是否可能趋势性抬升?这些直接影响到对未来经济动能的研判。
2. 信用收缩的修复动力来自于融资供需双方的演绎。从供给看,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间利率持续走低并带动其它利率下行;从需求看,逆周期调控加码下微观主体的融资意愿呈现由弱走强的过程。纵观历史,信用修复往往会先后经历“三部曲”,即:票据债券回暖、信贷整体放量和表外融资回升。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