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民企融资缘何“贵”

2019年08月08日 13:02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化解民企融资“贵”的关键在于建立长效扶持机制:以信用体系建设压低风险溢价,借助资本市场开放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鼓励科技创新降低金融服务成本
近十年来,在经济增速下降的同时,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一直维持在高于6%的水平,借新还旧的压力和粗放增长的惯性交织,既带来了债务风险,也拖累了转型升级,而贸易摩擦和外需疲软还进一步放大了企业的经营压力。图/视觉中国
程实
经济学博士,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他带领的研究团队覆盖全球宏观、市场策略、固定收益和行业研究,是亚洲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俱佳的专业投行研究团队,2017、2018年连续上榜II(机构投资者)权威评选的“大中华地区最佳分析师团队”。程实个人研究领域是全球宏观和金融市场,是香港市场深具影响力的一线首席经济学家。他同时担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盘古智库学术委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金融硕士导师。获得专业奖项包括: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工商银行首届“大行工匠”、全国金融图书最高奖“金羊奖”等。

  【财新网】(专栏作家 程实 特约作者 王宇哲)“花落长川草色青,暮山重叠两冥冥”。如果说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是长期以来的全球性问题,那么民营企业融资“贵”在中国尤有别样的注脚。学理表明,供给侧的中介成本高企和固化与融资贵直接相关,这不仅影响到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也拖累了民企的实际竞争力。

  近十年来,在经济增速下降的同时,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一直维持在高于6%的水平,借新还旧的压力和粗放增长的惯性交织,既带来了债务风险,也拖累了转型升级,而贸易摩擦和外需疲软还进一步放大了企业的经营压力。在增长和转型均面临挑战的背景下,降低融资成本无疑是缓释多重压力的重要抓手。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刘潇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