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总统大选经济学之二:对2016年民调失准的行业反思

2020年10月23日 12:24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对2016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的误测,令民调的声誉一落千丈。一个由民调行业权威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对败因进行了彻查,认定不同寻常的大比例选民晚决定、建模失误及“害羞的川粉”效应是三大主因
高占军
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中信证券原董事总经理。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 中国证券业协会特聘专家,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金融衍生品专家组成员,三峡集团顾问,中债资信评估公司顾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中国债券论坛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成员,中国社科院特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财新网】(专栏作家 高占军)因测度失准,2016年11月美国大选意外爆冷,令民调的声誉一落千丈。让我们暂且把镜头拉到四年前的今天,当时,各类民调信息均显示希拉里能胜,但事后证明都错了:

  一是众多报道都描述了关键“摇摆州”的早投票模式,认为对希拉里有利,尤其是在佛罗里达和北卡罗来纳州。然而,最终特朗普拿下了全部这两个州。

  二是在逼近11月8日大选日的几天中,多项“权威”预测显示希拉里获胜的概率为90%,区间从71%至99%不等,令人感觉已毫无悬念。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吴秋晗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