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如何理解“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2021年12月17日 11:09
可以预期,适度超前开展“绿色数字基建”投资和建设将对未来经济产生多重影响,需要更好地把握好时机和火候
朱克力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新经济智库(CiNE)院长。工信部智库专家,商务部中商智库中国消费大数据研究中心秘书长,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任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现任中国新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广东省湾区新经济研究院院长。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对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大政方针全面部署。在强调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时,会议提出,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短短12个字,引发市场关注和热议。值得思考的是,近年来一直在推动和强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模式,现在为何要提出“适度超前”进行基建投资,又可能涉及到哪些基建领域,后续影响将会如何?

  政策考量:扩大短期需求,增强长期动能

  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第二天,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出席“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在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解读时特别提到,要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减污、降碳、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集群等领域加大投入,既扩大短期需求,又增强长期动能。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鲍琦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