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碳中和天平”左端主要技术路线及其痛点

2022年01月30日 14:05
近期一系列的政策动向和趋势显示,2060年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仍然将占据显著地位,因此碳天平右端的重要性在逐渐增强,其未来砝码体量可能会接近碳天平左端之减排体量
ESG30人
ESG30人是国内首个聚焦ESG(Environ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前沿资讯和专业观点的作者平台,汇集政府监管、研究咨询和商业机构的国内外ESG领域专家,分享ESG领域专家观点,包括ESG国际发展趋势、政策及政策解读、专项议题研究、实践案例等内容。ESG30人论坛为非官方、非营利性专业平台,主要宗旨为推动中国ESG的发展。

  近日新华社发布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聚焦“双碳”课题,强调深入分析推进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式任务,必须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在推进能源革命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先立后破,立足于中国能源禀赋(保障煤炭供应安全,保持原油天然气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有序地推进新能源替代。同时,推进碳中和的减排不能影响生产力发展,“双碳”切忌搞一刀切,而是循序渐进地积小胜为大胜,在经济发展中促绿色转型。

  通往碳中和的主要技术路线,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六大板块:一是清洁能源替代,比如风力、光伏、氢能等清洁能源逐渐取代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位置;二是在有关行业中的电能替代,也就是尽可能用电能来替代化石能源在交通、建筑、工业等领域的作用;三是能源互联网(数字化工业互联网),包括先进输电和大规模储能;四是能效提升即各行业之节能减排;以上属于上一期专栏所讲的碳中和天平左端,其本质是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减少排放。而碳天平右端聚焦于怎么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上一期专栏《碳中和:一场深远持久而循序渐进的绿色变革》讲到,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讲,要实现碳中和,我们不能过多地依赖生态(自然)的方式;从工程化路径掌控和驾驭碳循环的角度出发,碳天平右端的板块五是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主要为面向碳排放源的捕集、利用和封存;六是工程化负排放,即直接空气捕集(DAC,Direct Air Capture)。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许金玲

视听推荐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