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中国惠州的德国梦

2014年12月16日 09:02 来源于 财新网
惠州的思路简单说就是为导向企业寻找先行技术,用资金和生产基地换取技术
张丹红
财新网“欧元日记”专栏作家。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1988年到德国。1990年开始在德国之声中文部工作。2009年调至经济部,任高级编辑,主要关注德国企业和经济及欧债危机。

  【财新网】(专栏作家 张丹红)惠州与深圳毗邻,人口五百万,是珠三角经济圈发展最为迅猛的城市之一。该市的仲恺高新区是国家级经济特区,汇聚了120家高技术含量的企业。TCL集团因2004年收购法国阿尔卡特移动电话而名扬中外。德赛电子和华杨通用电子都在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之列。德赛在惠州与西门子合资生产汽车电子配件,包括仪表盘、导航仪。

  这些羽翼日丰、腰包鼓鼓的中国企业急不可耐地走出国门,寻求投资机遇。今年11月,惠州市长麦教猛率代表团来到莱茵河畔的都市科隆,与德方签署项5项合作协定。虽然是意向性协议,最终不一定都落实,但今后两年内,若有一到两个项目成功,那么这将是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的突破。中国对外投资已有一二十年的历史,为什么我说惠州的模式是突破?因为它遵循的是全新的思路。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影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