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养老保障体制的逻辑和国际经验

2016年05月05日 15:48 来源于 财新网
有效率的可以长期持续的社会保障体制,一方面不可能过多地偏离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即每个人尽可能自己负责自己的命运,将收入再分配降低到最小必要性;另一方面在当代民主国家不得不统一实施社会保障计划的前提下,政府和官僚体制的运行应该尽可能清明和自律
刘允铭
财新网“比较研究”专栏作家,曾供职原中信国际研究所,致力于通过读书、思考和生命体验来追求真理,有工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比较研究”专栏旨在对国际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做比较分析,以开启新视野,带来新理念,同时也会引介国际经济学界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

  【财新网】(专栏作家 刘允铭)

  一、养老金体制的基本类型

  老有所养,是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在人类历史上,在面临着残酷生存压力的地方,失去生产力的老人有可能被社会遗弃。日本电影《楢山节考》呈现了历史上日本某个地区的残酷生存状况,在那里有一项不成文的社会习俗,失去生产力的老人被自己的亲人遗弃在荒山中,提前迎接死亡的来临。这样的社会是罕见的,很难被称为“文明社会”。通常情况下,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与人口的规模会达成一定的动态均衡,即便在预期寿命比较低的情况下,老人和病残障人员一般而言能得到起码维持基本生存的照料和赡养。在历史上的大多数社会中,劳动者通常工作到衰老的身体不再有工作能力的时候,晚年的花销则来自自己的储蓄和孩子(通常是儿子)的赡养。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丽琨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