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化解供应链安全风险,如何强链补链

2022年04月22日 10:36
化解供应链安全风险:一是丰富原材料多元化供应渠道,降低供应链脆弱性;二是突破关键技术受制约局面;三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消除区域壁垒
程实
经济学博士,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他带领的研究团队覆盖全球宏观、市场策略、固定收益和行业研究,是亚洲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俱佳的专业投行研究团队,2017、2018年连续上榜II(机构投资者)权威评选的“大中华地区最佳分析师团队”。程实个人研究领域是全球宏观和金融市场,是香港市场深具影响力的一线首席经济学家。他同时担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盘古智库学术委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金融硕士导师。获得专业奖项包括: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工商银行首届“大行工匠”、全国金融图书最高奖“金羊奖”等。

  今年,新冠疫情尚未消除、俄乌局势持续演化,以及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引发了不同程度的供应链短缺。WTO下调了今年全球商品贸易额增长预测值1.7个百分点至3%,逆全球化势头进一步抬升,拖累全球经济增长。IMF一再下调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2021年10月的4.9%至今年4月的3.6%,下调幅度达1.3个百分点,凸显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之大。在国际关系愈发复杂的宏观背景下,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我们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化解供应链安全风险:一是居安思危,丰富原材料多元化供应渠道,降低供应链脆弱性;二是扬长补短,突破关键技术受制约局面,增强供应链韧性;三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消除区域壁垒,畅通国内要素流通,稳定供应链微观基础。

居安思危:多元化供应渠道

  在国际关系愈发复杂的宏观背景下,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202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国家安全战略》,指出“确保粮食安全、能源矿产安全、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加强海外利益安全保护”。通过对中国进出口货物种类进行分析,发现能源(例如,石油、天然气)与金属原材料(例如,铜、锰矿石等原材料)均较为依赖进口输入,其中石油进口依赖度为73%,天然气为103%[1],铜为93%,锰矿石为96%。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许金玲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