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
订阅
数据
私房课
会议
Promotion
运动家
企业用户
应用下载
帮助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首页
经济
金融
公司
政经
世界
观点
mini
博客
周刊
图片
视频
数据
English
更多
科技
地产
汽车
消费
能源
健康
环科
民生
ESG
数字说
比较
中国改革
专题
数据
财新一线
私房课
会议
Promotion
运动家
企业用户
应用下载
帮助
全部文章
降低个人医疗负担才能有效鼓励消费和生育
医疗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度直接影响居民的当下消费意愿和储蓄压力
2023年11月17日 16:42
新能源还有多大增长空间
并不是所有电力都来自绿色能源。2022年,低碳能源在全球发电量中的占比仅为39%,煤炭等火力发电在全球发电量中占36%,其余25%左右是石油和天然气发电
2023年11月10日 14:34
劳动人口减少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观点精选
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是所有经济体无法避免的客观规律。中国目前的人口结构决定了未来经济增速下降的趋势不可避免
2023年09月07日 14:16
稳定房地产同时如何保护购房人
不仅要全面完善中国预付款监管体系,逐步提高现房销售比例,而且要适时改革银行按揭贷款的追偿权模式
2023年07月06日 10:25
民企发展和地方财政及居民收入的相关性
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地方政府财政自给率及当地居民收入水平成显著的正相关。民营企业越是发达,地方经济越是繁荣
2023年06月13日 15:34
中国居民消费地图
一部分人因为收入低,没钱消费,另一部分人因为对未来保障的悲观预期,增加储蓄,这是目前消费低迷的主要原因
2023年05月04日 16:52
中国养老金的缺口究竟有多大
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养老金替代率不低于70%方可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目前中国城镇职工养老金的平均替代率为43.6%
2023年04月12日 14:25
中国出口数据的表象和真相
即便发达国家出于产业链安全考量从而将部分低端制造业订单转移至东盟,目前东盟在上游原材料端仍依赖于中国进口,实质上是转口贸易和产业链再分工
2023年03月01日 10:26
老龄化宿命下的地域差距
年轻人口既是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同时也是消费力,人口老龄化必然从供求两端导致经济增速下行
2023年01月11日 11:14
中国一线城市房价会大幅下调吗
自2014年以来,中国劳动力人口和育龄人口增长都出现拐点、进入下降通道,货币和信贷供应也相应收紧,一线城市的高房价是否可持续成为市场共同担心的问题
2022年12月09日 10:34
全球各主要国家的通胀程度及其成因
货币洪水叠加俄乌冲突推升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由此引发全球性通货膨胀;疫情防控限制居民服务消费、导致内需下降是中国CPI环比低位徘徊的主要原因
2022年11月28日 13:08
俄乌冲突是否会引发全球粮食危机
目前国际农作物价格的上涨并非缘于供不应求,而是缘于部分国家的进出口政策及市场对资源紧缺的心理预期
2022年10月20日 11:37
通胀时代,哪种资产风险最大
印钞机飞转的时代,现金将成为相对贬值风险最大的资产
2022年09月16日 10:41
抄底“俄概股”的机遇和风险
从趋势来看,抄底“俄概股”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俄乌冲突的变局和欧美制裁政策的演变
2022年07月29日 16:05
后疫情时代,风险投资资金往哪流
2022年大部分行业股权投资额与项目数量同比均有所回落,但工业制造板块的投资活跃度韧性较强
2022年07月12日 13:31
林采宜: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债务地图”
从总负债水平看,绿地控股的资产负债率最高,超过80%(剔除预收款),其次是金茂、首开股份和碧桂园,都在74%以上
2022年05月09日 19:33
林采宜:中国居民的债务压力有多大
2010年至2021年,中国居民信贷规模从1.27万亿元攀升至8.26万亿元。其中,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规模累计增长595%,对整体居民债务规模的增长贡献达76.5%。个人住房贷款是中长期消费贷款的主体,在中长期消费贷款中占比长期在80%以上
2022年03月22日 17:11
林采宜:哪些行业风口值得关注
中国高端消费群体呈年轻化趋势,颜值消费和健康消费是热门风口。空巢老人和独居人口的增加催生“猫经济”等宠物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户均人口减少和生活节奏加快的背景下,“懒人经济”是大众消费的风口
2022年03月21日 16:32
林采宜:油价上涨将带来什么?
需求前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未来油价高位震荡的概率较大。油价高企必然对全球通胀具有推升作用。只要不涉及被制裁等政治因素,相关油气资源企业未来的收益增长预期稳定,具备投资价值
2022年03月07日 11:56
林采宜:从全球粮油供需结构看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在口粮方面基本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大豆不是芯片,不存在被贸易对手方“卡脖子”的安全问题。国际关系的变化最多影响大豆的交易成本,而不会影响大豆的进口供给
2022年01月26日 11:03
加载更多
林采宜
著名人文学者、经济学家,现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兼职教授。
专栏最新文章
王喆:中国新经济指数微降0.4个百分点至30.6
北交所如何实现差异化发展
“东升西降”,是误判还是迟到
为什么韩国生育率全球倒数第一
2024年中美关系展望
2024年美国经济预测
王喆:财新制造业PMI录得近三个月新高
2024年经济展望①宏观政策的重点
降低个人医疗负担才能有效鼓励消费和生育
新能源还有多大增长空间
劳动人口减少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观点精选
稳定房地产同时如何保护购房人
民企发展和地方财政及居民收入的相关性
编辑推荐
基辛格百岁逝世 回顾外交家的传奇人生
显影|一名僧人和他的13000只流浪狗
世界
|
【专题】基辛格百岁风云
经济
|
11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0.7
科技
|
英伟达正为中国开发“特供”芯片
金融
|
银行业协会原副秘书长郭三野被“双开”
财新周刊
|
【封面报道】“拜登经济学”成败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京ICP证090880号
京ICP备10026701号-8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66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第01015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第直100013号
Copyright 财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谣言信息):010-85905050 13195200605 举报邮箱:laixin@caixin.com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啄木鸟公益基金会
|
意见与反馈
|
提供新闻线索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