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专栏作家 张丹红)做车牌的主意诞生于1958年。当时,刚刚开始腾飞的德国经济还没有惠及威斯特法伦小城齐根的乌驰(Utsch)一家。积劳成疾的父亲放弃了满世界推销新款鞋的生意,改开洗衣店。养活10口之家的重担落在长子曼弗雷德(Manfred)的肩上。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7点出发,挨家挨户收取脏衣浊物,之后在自家洗染店洗涤、烘干,日复一日。
“一天早上,我按响了一个大户人家的门铃。女主人把一筐衣服塞给我”,曼弗雷德对56年前的那一幕仍然记忆犹新:“衣着华丽的女主人对我说:小伙子,好好洗我的衣服,价钱我不在乎。我们钱多得数不过来。”这一番话使22岁的曼弗雷德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自己辛苦劳作一天,收入不到20马克;可是有人钱多得数不过来,这又是为什么?晚餐桌上,他把这段奇遇讲给家人听。父亲问:“这个暴发户是干什么的?”“卖车牌的”,曼弗雷德回答。“车牌?”父亲沉吟片刻:“我们也能做。”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