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专栏作家 刘胜军)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摸索中前行,力图尽早令经济企稳。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三期叠加”概念,以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即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消化期。2015年初,习近平提出“新常态”(new normal)这一概念来引导预期,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金融危机后的美国,中国引入这一概念意味着中国承认在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过程中,中国无法独善其身(而非林毅夫所称的“风景这边独好”)。但无论“三期叠加”还是“新常态”都不过是对现状的分析而已。更重要的是究竟该怎么应对?经过长期的摸索,中国政府终于在2015年底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在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并提出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一夜之间,社会各界言必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