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专栏作家 肖立晟)“收盘价+篮子货币”汇率形成机制遇到了一些新问题。2015年12月11日至2016年6月30日,人民币CFETS指数贬值幅度达到7%,但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仅贬值3%。在参考篮子货币的规则下,篮子货币反而比双边汇率波动性更大。这令人感到困惑。目前,CFETS篮子货币指数已经跌破95,而且还看不到底部。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面对今年3月-6月三波外部冲击,篮子货币的表现。
![]() |
数据来源:wind |
第一,在3-4月弱势美元阶段,篮子货币指数从99跌至97。当时由于美联储再度爽约加息预期,美元指数下探至94,篮子货币要求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然而,由于大多数持汇投机者不愿意在高位结汇,境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并未明显升值。在此期间,日元和欧元对美元大幅升值,导致人民币对欧元和日元明显贬值,CFETS跌至97。面对弱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收盘价升值幅度不足,会带动篮子货币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