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量化宽松可以有,财政主导不能有

2019年01月29日 15:50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尽管财政在当前确实面临比较大的减收和增支压力,中国也不应重走财政主导的老路。国债不是什么准货币,国债发行是国债发行,基础货币投放是基础货币投放,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中国从财政主导向货币主导的转变过程表明,货币主导更容易实现货币增长和通胀的稳定,是对中国经济更有利的方式。但随着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的加大,以及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阻塞,财政主导的话题在近期重新浮出水面,给人民银行带来压力。图/视觉中国
徐高
中银国际证券总裁助理兼首席经济学家,曾任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他目前还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多家主流财经媒体的专栏作家。在之前,徐高曾任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瑞银证券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兼职经济学家等职。徐高拥有北京大学颁发的经济学博士学位,以及西南交通大学颁发的工学硕士、学士学位。

  【财新网】(专栏作家 徐高)【摘要:人民银行在近期持续处于政策讨论的中心。在这些讨论中,量化宽松是一条明线;财政部官员“国债准货币”提议所暗指的“财政主导”是一条暗线。财政与货币的协调有财政主导与货币主导两种方式。在财政主导中,货币政策从属于财政政策,中央银行需要被动发行货币来为财政赤字买单。而在货币主导中,中央银行有独立性,可以自由调节货币增长。中国从财政主导向货币主导的转变过程表明,货币主导更容易实现货币增长和通胀的稳定,是对中国经济更有利的方式。但随着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的加大,以及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阻塞,财政主导的话题在近期重新浮出水面,给人民银行带来压力。为了不再回到财政主导的状态,人民银行将在货币宽松的路上越走越远,甚至有可能采取量化宽松这样非常规的货币宽松手段。】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杨胜忠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