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货币发行呼唤国家集权——画说金融史(28)

2013年11月21日 17:12 来源于 财新网
大清货币的混乱一步步将社会推向崩溃边缘,在混乱中傲然而立的是依靠商业信誉支撑的西方银行纸币
李弘
李弘,资深投行人士,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师从大英帝国史与全球史名家。工作经历包括务农做工,职业生涯主要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领域。喜爱收藏与写作,曾出版《图说金融史》《京华遗韵》等。

  【财新网】(专栏作家 李弘)在现代金融世界,信用活动是分散的,货币发行是集中的。英国1833年《银行法》将英行发行的银行券定为“法定货币”,也就是以国家法律为后盾, 支持货币债务的信誉。但就是在英国,发行权总揽在国家手中,也延宕了几十年。毫不奇怪, 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刚刚萌芽的东方国家,包括大清,货币经济中的“集权”是个新鲜概念。纵观二百年,货币集权的程度越来越高。十九世纪末见证了发行权在国家手中的集中,二十世纪末我们已感受到 “超国家”的货币权威——欧元就是欧洲中央银行发行的,而美国的联储,挟持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对其它不少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供应都直接间接发出“集中供暖”式的制约。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张兰太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