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选择性打破刚性兑付”的后果

2014年03月27日 10:25 来源于 财新网 | 标签:违约事件
刚性兑付最终在那些“没爹的孩子”那里打破,短期看问题不大,但最终可能会加剧现有金融体系内金融资源向国企倾斜的问题
王汉锋
王汉锋, 曾在中金和高盛任职, 从事宏观经济及金融市场研究。先后在北京大学及香港大学学习经济与金融学。

  【财新网】(专栏作家 王汉锋)从去年底的中诚信托产品到期无法完全偿付,到最近的超日债违约事件,“打破刚性兑付”已经成了媒体上常见的“时髦”词汇。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两点:

  1.给定目前中国制度框架和历史路径,全面打破刚性兑付将是个逐渐的过程,目前尚无法实现;

  2.选择性的打破刚性兑付可能会加剧当前金融市场的问题,蕴含风险。

  为什么打破刚性兑付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是逐渐的过程?原因在于中国目前关于“打破刚性兑付”还不是真正的共识,关于“债务风险”真正的共识还是“底线思维、防范金融风险”。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邵超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