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房地产如何破局
可考虑的措施包括:优化房地产调控、出台优质房企白名单、实施主办银行机制、推动行业重组、组建大基金并购库存用于租赁房等
2023年11月23日 10:50
任泽平:从“双11”看消费新趋势
2023年“双11”全网销售额达11386亿元,同比增长2.1%,增长放缓,表明应该出台力度足够大的经济刺激措施,提振市场信心,全力拼经济
2023年11月13日 11:45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七个重要信号
会议首次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直接意义在于提高了金融定位,打开政策空间
2023年11月03日 10:24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2023)
南京、杭州、长沙位居2023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前三名,合肥、舟山、芜湖、苏州、宁波、大连、珠海位居前十
2023年09月05日 14:39
存量房贷利率如何降
全面调降存量房贷利率可能性较低,预计阶梯式、差异化调降
2023年08月31日 09:34
钱去哪了:居民为何预防性储蓄
居民储蓄与收入、就业、存款利率、其他投资品收益率、社会保障水平、未来的不确定性等因素有关
2023年05月29日 11:32
任泽平:流动性陷阱之谜
虽然一季度信贷M2高增,但大量货币以预防式储蓄的方式沉淀下来,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并未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流入实体经济循环,形成货币沉淀,即“流动性陷阱”
2023年05月18日 11:21
任泽平:避免“流动性陷阱”,全力拼经济
当前经济处于复苏早期,货币供应充足,但内需不足、信心不振,大量货币以预防式储蓄的方式沉淀下来,并未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流入实体经济循环,形成货币沉淀,即“流动性陷阱”
2023年05月17日 11:14
任泽平:中国城市格局大洗牌
GDP20强中,成都反超苏州,武汉领先南京,宁波超天津,西安提升2名;一季度出口总额TOP5分别为深圳、上海、苏州、宁波、东莞;一季度新房市场量价齐升的城市有杭州、北京、上海、济南、宁波、青岛
2023年05月16日 13:56
任泽平:中国新能源十大新趋势
2023注定是转折之年,新能源产业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中国的新能源企业应该团结起来,“抱团”走出去
2023年05月15日 11:24
任泽平:钱都去哪儿了
2022年至2023年一季度,M2累计新增43万亿元,为什么投放了这么多货币,经济未现强劲复苏?钱去哪了?怎么办?
2023年05月11日 09:15
人才都愿意去哪儿: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
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且流动性下降;北上苏汉人才净流入占比上升,城市群内人才流动为主流
2023年05月10日 10:49
任泽平:中国房地产分化时代到来
长期看,区域分化是未来房地产市场最大的特征;房价普涨的大开发时代结束,城市内部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产业+地段为王;改善时代来临,产品力将成核心竞争力
2023年05月09日 10:42
任泽平:加息尾声、美国经济衰退与去美元化
资本市场正在演绎衰退交易。一方面利空美元、美股以及大宗商品;另一方面,利好人民币、基本面尚好的经济体股市
2023年05月05日 11:27
任泽平:当务之急是提振楼市信心,房地产税试点应暂缓
当前并不是简单传统意义上的救房市,而是在稳房市的同时,发挥其实体经济和支柱产业属性,避免其金融属性死灰复燃;待经济全面恢复之后,再探索试点开征房地产税
2023年04月27日 11:24
不动产统一登记,房地产税要来了吗
不动产统一登记是收房地产税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后续若要收税还得走立法流程。但是,热点城市试点可能会先行。考虑到当前经济复苏初期,房地产市场还未走出困境,建议房地产税试点应暂缓
2023年04月26日 10:06
任泽平: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
当前中国城镇化正步入城市群都市圈时代,房地产市场已进入总量平衡、区域分化的新发展阶段,加上房地产长效机制加快构建、“一城一策”推行,城市发展潜力差异巨大,城市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2023年04月20日 10:39
中国财政形势报告2023:从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转型
财政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是,“房地产-土地财政”模式难以持续、地方财政财权事权不匹配、地方隐性债务负担
2023年04月17日 15:50
任泽平: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2023
2021年民营企业百强的营收门槛为791.4亿元,五成百强企业的营收处于1000-2000亿元区间;前十强民营企业入围门槛约为4100亿元,以互联网、先进制造为代表
2023年04月06日 14:51
任泽平:房地产税试点要来了吗
土地财政向房地产税转型是大势所趋,但当前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房地产近期出现回暖迹象,但试点方案出手不宜太重
2023年03月31日 10:35
加载更多
任泽平
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曾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兼任科技部国家高新区升级评审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