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副总裁级)兼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曾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兼任科技部国家高新区升级评审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等。
南京、杭州、长沙位居2023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前三名,合肥、舟山、芜湖、苏州、宁波、大连、珠海位居前十
全面调降存量房贷利率可能性较低,预计阶梯式、差异化调降
居民储蓄与收入、就业、存款利率、其他投资品收益率、社会保障水平、未来的不确定性等因素有关
虽然一季度信贷M2高增,但大量货币以预防式储蓄的方式沉淀下来,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并未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流入实体经济循环,形成货币沉淀,即“流动性陷阱”
当前经济处于复苏早期,货币供应充足,但内需不足、信心不振,大量货币以预防式储蓄的方式沉淀下来,并未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流入实体经济循环,形成货币沉淀,即“流动性陷阱”
GDP20强中,成都反超苏州,武汉领先南京,宁波超天津,西安提升2名;一季度出口总额TOP5分别为深圳、上海、苏州、宁波、东莞;一季度新房市场量价齐升的城市有杭州、北京、上海、济南、宁波、青岛
2023注定是转折之年,新能源产业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中国的新能源企业应该团结起来,“抱团”走出去
2022年至2023年一季度,M2累计新增43万亿元,为什么投放了这么多货币,经济未现强劲复苏?钱去哪了?怎么办?
长三角珠三角人才集聚且流动性下降;北上苏汉人才净流入占比上升,城市群内人才流动为主流
长期看,区域分化是未来房地产市场最大的特征;房价普涨的大开发时代结束,城市内部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产业+地段为王;改善时代来临,产品力将成核心竞争力
资本市场正在演绎衰退交易。一方面利空美元、美股以及大宗商品;另一方面,利好人民币、基本面尚好的经济体股市
当前并不是简单传统意义上的救房市,而是在稳房市的同时,发挥其实体经济和支柱产业属性,避免其金融属性死灰复燃;待经济全面恢复之后,再探索试点开征房地产税
不动产统一登记是收房地产税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后续若要收税还得走立法流程。但是,热点城市试点可能会先行。考虑到当前经济复苏初期,房地产市场还未走出困境,建议房地产税试点应暂缓
当前中国城镇化正步入城市群都市圈时代,房地产市场已进入总量平衡、区域分化的新发展阶段,加上房地产长效机制加快构建、“一城一策”推行,城市发展潜力差异巨大,城市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财政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是,“房地产-土地财政”模式难以持续、地方财政财权事权不匹配、地方隐性债务负担
2021年民营企业百强的营收门槛为791.4亿元,五成百强企业的营收处于1000-2000亿元区间;前十强民营企业入围门槛约为4100亿元,以互联网、先进制造为代表
土地财政向房地产税转型是大势所趋,但当前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房地产近期出现回暖迹象,但试点方案出手不宜太重
整体影响可控,但欧美金融震荡将加剧金融收缩,冲击中国外贸但利好人民币资产
万亿资管巨头黑石出现债务违约,反映欧美银行业危机正蔓延至商业地产领域。一旦商业房地产出现集中违约,中小银行资产负债表将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高利率,高通胀,低杠杆”或成为未来常态。高通胀环境下,央行在抗通胀和防风险间面临更艰难的动态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