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中国版QE mini——评央行逆回购常规化

2013年01月21日 15:07 来源于 财新网
央行创新公开市场操作工具,货币调控或更趋灵活、主动
徐寒飞
财新网“寒飞论债”专栏作家。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先后在央行研究局和货币政策司从事研究工作,曾担任券商宏观分析师和首席债券分析师。2009~2011年新财富最佳债券分析师第一名(团队),2011~2012年《The Asset》亚太区本币债券研究中国区第四名和第五名。

  【战胜市场】(财新专栏作家 徐寒飞)1月18日,央行发布公告,宣布启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LO)”,以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根据央行公告的内容,我们认为,有以下四点值得关注。

  首先,流动性环境相比过去发生了趋势性变化,导致央行必须增加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目前,公开市场操作的常规工具包括央票(期限3个月-3年),正回购(期限为7-182天)和逆回购(5-28天)。其中央票的发行是周一、三、五,而正回购和逆回购的时间为周二、四。相比正回购来说,央票是相对期限更长的回收流动性的工具,而回购交易品种的期限虽短,但操作频率不高(一周两次),如果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短期内受到外生冲击出现大幅波动时,央行往往需要采用非公开的定向工具来平抑利率的大幅波动。如2007年受到股票市场泡沫和当时新股申购制度的影响,短期利率曾出现大幅波动,最高绝对水平超过两位数(10%以上),波动幅度则超过200基点。又如,2009年之后,随着外汇占款的趋势性下降,短期利率波动开始大幅上升,尤其是2011年,市场流动性和短期利率的波动急剧增加。从这点上来说,SLO的推出增加了公开市场操作的频率(在周一、三、五进行招标),央行的操作可更加灵活。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张帆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