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审视中国地方债

2013年09月12日 08:25 来源于 财新网
地方政府债务高达GDP的40%-60%,但考虑到政府资产和收入的规模, 其仍在可控范围之内。债务过高的城市亟需采取去杠杆化的短期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则需要逐步出台长期措施
胡一帆
胡一帆,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亚太区投资总监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同时也是CIO亚洲投资委员会及CIO新兴市场投资委员会的成员;拥有美国乔治城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国浙江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2015年11月加入瑞银,担任财富管理大中华区首席投资总监及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自2007年以来在多家金融机构担任过首席经济学家一职。加入瑞银之前,她在海通国际任研究部主管及首席经济学家,负责 H股研究。此前她在中信证券任首席经济学家,在法国法盛銀行任中国经济学家,以及美银美林亚洲任股票研究策略师。

  【战胜市场】(财新专栏作家 胡一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不断增加已引发市场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日益担忧。与不断壮大的影子银行的密切关系使市场对地方政府债务做出了从人民币10万亿元到50万亿元不等的多种猜测。美国底特律政府由于180亿美元的债务违约在7月18日提出破产申请,这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地方政府可能资不抵债的担忧。投资者希望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现有债务进行全面调查并尽力解决。在此背景下, 中国国家审计署已于7月28日宣布对所有五个级别的政府债务进行审计——中央、省、市、县、乡——以估算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和潜在的财政风险。这次审计的重心是包括铁路和地铁在内的与基建项目相关的债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由土地转让收入支持的项目。所有交易和相关的账目将会单独审计,审计报告预计会在10月中旬之前提交国务院。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