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增长那么弱,只能搞基建

2015年04月22日 10:18 来源于 财新网
预计2015年基建投资增速为25%,规模达到14万亿,其中“铁公基”和水利环保是主要增长点
管清友
财新网“管见”专栏作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如是金融董事长。目前还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高级研究员、财政部财政改革发展智库特约专家、财政部发改委ppp专家库双库专家、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中心学术委员、工信部工业经济运行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16年7月8日,作为与会最年轻的经济学家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 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博士后。曾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现为国情研究院)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主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宏观处处长、调研处处长,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学术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研究院研究生合作指导教师,中国泛海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导师,“一带一路”梅花与牡丹创意产业与城市论坛理事长。
 

  【财新网】(专栏作家 管清友)十八大以来,在产能过剩的束缚之下,供给收缩一直是中央宏观管理的主要思路。不过,事情已经开始起变化。随着“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大战略的实施,中央正在逐步摒弃紧缩的调控思路,这可能推动中国经济的大逻辑从供给收缩重新走向需求扩张。不过,本轮以新经济为龙头的总需求扩张不同于过去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老路,这种供给改革配合之下的需求再扩张不一定会导致无风险利率再次上行,股债双牛依然可期。

  一、实体经济的“无基建,不复苏”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影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