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专车的“桃子”谁来摘

2015年06月05日 13:39 来源于 财新网
假设约租车服务要通过发放牌照的方式,一个可以推测的结果是,绝大多数牌照还是会落入国有企业的手中
傅蔚冈
财新网“城事观察”专栏作家。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研究领域为财产法、城市化与政府监管。他有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是《规制》(中文版)主编。从2003年开始,一直在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任职。傅蔚冈于2000年和2009年分别在西安理工大学和浙江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和博士学位。

  【财新网】(专栏作家 傅蔚冈)就在北京市有关部门约谈“滴滴专车”平台负责人,明确指出该公司推出的“滴滴专车”及“滴滴快车”涉嫌违反现行法律法规之后,就有媒体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首汽租赁公司将正式涉足互联网专车领域,目前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公司,很快将推出一款电召平台,并且已经在市场上寻求融资。有意思的是,首汽租赁却对此否认,称这是“错误信息”。

  这还是给公众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难道有关部门此次约谈滴滴是为了扶持国企推出专车服务而打击其他市场主体?对我来说,这样的猜测太过于小人之心了。但即便如此,此次表态还是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建立在乘客、租赁车、劳务公司和信息平台搭建起来的专车服务会被认定为违法。此前的交通部都称赞其为创新,而在今年年初,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梁建伟也在公开场合表示,“如果约租车服务的车辆来自正规的租赁公司、司机来自正规的劳务派遣公司,这种运营模式并未被界定为违法行为。”为什么态度会有这样一个大转弯?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