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专栏作家 万钊)中国央行于近期通知部分中间价报价行,对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中的逆周期因子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相当于不进行逆周期调节。回想起上一次增加“逆周期调节因子”,还是2017年5月份的事情,转眼间,多空易手,沧海桑田。
2015年“811”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经历了好几次调整,最初的中间价模型是:今日中间价 = 前日收盘价 + 过滤系数 * 一篮子汇率变动,一篮子汇率变动根据人民币汇率指数计算,为三指数加权(CFETS\BIS\SDR);2017年2月20日起,模型调整为:今日中间价 = 前日收盘价 + 过滤系数 * 一篮子隔夜变动,即一篮子汇率变动剔除了日间部分,仅计算隔夜变动;然后是2017年5月26日,模型调整为:今日中间价 = 前日收盘价 + 过滤系数 * 一篮子隔夜变动 + 逆周期因子;然后是2018年1月9日,暂停逆周期因子。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