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专栏作家 夏春)在《通货膨胀未来可能变化的路径》里,我们指出目前关于通货膨胀的许多说法过于夸张和耸人听闻,与事实并不吻合。例如,金融危机后主要经济体启动量化宽松之后,预期的高通胀并未到来。本文通过回顾魏玛德国和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胀历史,指出一些常见的理解也不准确。
理解货币流通速度,比理解货币供应量更重要
关于通胀的成因,大家影响最深刻的一定是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在1963年写下的名言“通货膨胀永远而且无处不在是一种货币现象”。更准确地说,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产量,就会产生通胀。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