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正视美国对华遏制背后的生存焦虑

2019年05月31日 16:49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美国对华战略从接触转向遏制,是多重生存焦虑推动的结果。正视美国的生存焦虑,才能理解未来较长时期中美博弈的长期性、全面性、复杂性、艰巨性,同时纠正当前舆论场中存在的各种迷思,并有针对性地回应美国的战略遏制
美国对战后全球体系没有原则和不加克制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的机会。遏制战略的本质是孤立和隔离,只要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保持密切的交流,做大共同利益,遏制就没有可能。图/视觉中国
俞建拖
财新网“改革散论”专栏作家。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北京博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2009年加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曾先后担任约翰·霍普金斯南京中心项目研究员(2001-2005)、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研究员(2004-2005),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任助理(2005-2007),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项目顾问(2007-2008),并于2008年受邀为牛津大学贫困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农村金融市场、人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贫困与不平等、公共财政政策。

  【财新网】(专栏作家 俞建拖)一、美国为什么不想合作?

  1990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亚瑟·斯坦因教授出版了《国家为什么会合作》。这本书结构清晰叙事生动,其副标题是“国际关系中的环境与选择”。在简明的博弈论框架下,斯坦因结合国际关系实例讨论了国家之间为什么选择冲突或者合作,超越了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分野。斯坦因澄清了一些国际关系理论中常见的认识误区,在现实主义理论的假设中完全可能得出自由主义理论的结果,反之也是。他认为,国家之间选择合作还是冲突,不仅受国际秩序的性质影响,还受所处环境以及政策准则的影响;在国际关系中通过创造条件实现国家之间合作的可能性,要高于不同流派理论家们的预期。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张柘

视听推荐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