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张春霖:关于企业所有制的传统概念需要更新

2021年02月19日 09:35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更接近现实的关于企业所有制的概念,必须容纳私人储蓄通过金融中介被引入企业的基本事实,传统的二分法的概念必须扩展为三分法
企业的所有制虽然本身是一个经济问题,但中国改革的历程表明,关于这一问题的主流认识,往往可以左右改革的进程。图/人民视觉
张春霖
张春霖博士是财新智库学术委员和《比较》编委,世界银行金融、竞争力和创新全球业务部前主任专家(私营部门发展)。2019年9月从世界银行退休之前,他工作的领域包括国有企业改革、企业家创业和竞争,以及一带一路。张春霖1999年加入世界银行,曾先后在世行北京办公室(1999-2009)、南非办公室(2009-2015)和华盛顿总部(2015-2019)工作。加入世界银行之前,张春霖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企业改革司工作五年,担任处长。张春霖曾在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学习经济学,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吴敬琏教授获得博士学位。

  【财新网】(专栏作家 张春霖)企业的所有制虽然本身是一个经济问题,但中国改革的历程表明,关于这一问题的主流认识,往往可以左右改革的进程。

  比如,20世纪80年代,如果没有所谓“雇工不超过8个人就不是资本家”的主流认识,私营企业很难从无到有,开始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围绕市场经济“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其要害也在于企业的国家所有制能不能和市场经济相容。

  今天中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尤其是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的相对地位,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在企业所有制问题上的主流认识,即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两个毫不动摇”原则:对公有制经济,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则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影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