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社融触“冰”

2022年05月14日 09:03
本轮疫情对经济冲击最大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但实体经济贷款需求的恢复仍需时日,后续央行在贷款投放方面或更“重质”而非“冲量”
picture2022年4月新增社融规模降至疫情以来“冰点”。社融偏弱的核心拖累因素是表内信贷低迷,而其支撑因素在于表外融资压降放缓、直接融资维持在高位。图:视觉中国
钟正生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2007年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任职中国人民银行,从事宏观经济和金融研究;2010年后历任光大证券、国信证券宏观研究主管等职位,获得2015年新财富最佳宏观分析师;之后曾任莫尼塔研究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2020年初受邀参加克强总理企业家和经济专家座谈会,对政府工作报告建言献策。

  2022年4月新增社融规模降至疫情以来“冰点”。社融偏弱的核心拖累因素是表内信贷低迷,而其支撑因素在于表外融资压降放缓、直接融资维持在高位。贷款结构中,居民部门全面“去杠杆”,背后是疫情频发、居民购房和消费意愿不足,经营贷款也趋于收缩;企业部门有效融资需求不足,主要以短贷和票据“加杠杆”,中长期贷款仅为去年同期的四成。

  往后看,本轮疫情对经济冲击最大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但实体经济贷款需求的恢复仍需时日,后续央行在贷款投放方面或更“重质”而非“冲量”。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或在以下三方面发力支持实体经济:一是,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银行存款成本,并引导企业贷款利率下行。二是,加快落地结构性工具,支持契合高质量发展方向的绿色领域、科技创新、普惠养老等领域,积极推动重点领域中长期贷款投放。三是,支持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如市场主体困难进一步增加,或参考2020年经验推出更大规模的再贴现政策,提供定向流动性支持。

一、社融降至“冰点”

  3月社融数据强劲反弹后,4月又降至疫情以来“冰点”。国内疫情形势严峻、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宽信用再度受挫。2022年4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9102亿元,同比少增9468亿元,是2020年3月以来的单月最低值。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0.2%,相比上月的高点下滑0.4个百分点。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许金玲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