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力,还有多少空间?

2022年10月28日 08:12
仅靠地方自身财力难以挑起稳经济的大梁,加大外生性的债务融资成为必由的跨期选择。四季度或是增量政策的相对“空档期”,也许要待到明年年初,政府阶段性加杠杆才会更明显
地方收支缺口达历史之最。图:WIND,笔者测算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央行货币政策部门,并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得主,曾获浦山政策研究奖、刘诗白经济学奖。“远见杯”中国经济、全球市场预测双冠军。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清华、复旦、人大等校兼职导师。

  稳经济,财力是基础,尤其是地方财政往往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历史来看,超过80%的基建与财政支出由地方完成。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疫情以来,地方财政收支缺口扩大至有数据以来最高位,面对出口下行、消费低迷等挑战,地方财政能否挑起稳经济的大梁?

图1. 地方收支缺口达历史之最

一、 地方财力有多少?

  随着房地产的持续下行,地方财政中至关重要的土地出让收入急剧萎缩。在严禁“国企购地虚增土地出让收入”要求下,土地出让收入的短期收缩态势或将进一步凸显。境内外信用利差表征的房企违约风险均升至历史高位,甚至超过“停贷”风波时期。可预见,商品房销售修复向拿地扩张、财政改善的传导或将慢于过往。房地产对地方财政的拖累可能还将延续至明年年中。

图2. 房地产拖累地方财政

  疫情对地方财政的影响不仅在收入端,还体现在卫生健康等支出端。截至9月,卫生健康支出累计同比达10.7%,当月同比攀升至24.6%,成为增速最高的财政支出分项。鉴于冬季疫情往往加剧,预计相关影响仍将延续。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许金玲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