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格理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2013年加入麦格理,之前在美林证券和中金公司担任经济学家。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学士,北京大学国民经济学硕士,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
对于经济和市场而言,降准的意义取决于什么是制约信贷的核心因素,信贷供给还是信贷需求
今年以来不论是货币还是财政政策,都有着些许“鲍威尔主义”的影子,短期内集中优势火力,一把将信心拉起来
为何外资在一片看空中提前布局A股,却又在A股情绪亢奋之时趋于谨慎?
虽然美林时钟和康波应用到中国都存在着种种问题,但投资时钟这个概念仍然是有意义的
央行可以抓住这一机会窗口,明确告诉市场,降准是中性的结构调整,并不具备货币政策宽松的含义
本次贸易摩擦,政治层面的因素要远大于经济层面
金融去杠杆和实体去杠杆密切相关。短期内金融风险值得重视,长期潜在增长率下行风险也不容忽视。如何取得平衡,是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在去杠杆过程中所将面临的挑战
解决中国房地产市场问题的关键在于放弃计划经济的思路,不是事先规划好人口增长目标,并据此决定土地供应,而是应该根据人口实际流动的情况和房价水平来决定土地供应。通过限贷限购等多种手段抑制需求,同时压缩土地供应,只会使供需缺口更加恶化,导致房价进一步上升
讨论近两年来关于人民币的争论,对于认知框架本身的认识更重要。正如索罗斯所言,金融市场上的实时实验,为不断检验和改进认知框架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中国本轮房地产周期已经走到了秋天,微观层面的产业升级消费升级仍是一个长期趋势。美国这一轮上行周期已经垂垂老矣,但也看不到结束迹象。如要考虑中国未来十年经济前景,趋势远远比周期重要
以全球视角看中国,从理论出发又不拘泥于理论,宏观和微观的相互印证,以及同时考虑国际经验和中国国情,就是笔者过去几年研究中国经济的一些感受
逆周期因子的作用应不仅仅是维稳,而是可以逆市场情绪的周期,从而使得人民币产生更大波动,逐渐平衡多空力量,抑制单边贬值预期
决定美元这种全球核心资产走势的,不是美联储,而是全球经济的大周期。美联储只是美元走势的催化剂
“不可能三角”是一个有用的理论,也是一个有吸引力的理论。但是,“不可能三角”背后蕴含的内容,远远比看上去要复杂。简单地套用这一理论,不管是做预测,还是制定政策,都是很危险的
中国经济和全球周期的互动,未来将会持续并日益加强
汇率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综合反映,要理解人民币汇率,不能不理解中国经济。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资源错配
中国房地产真正的问题在于房地产在地区间的供需错配。真正解决房地产的问题,主要在于土地、户籍以及相关的财税改革,让土地的城镇化跟随人的城镇化,而不是相反
为什么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而兑一篮子货币贬值更多?为什么最近央行容忍人民币贬值?为什么市场仍然比较平静?
货币宽松,会导致无风险利率下降,但在现实中,投资者考虑的“利率”,要远比教科书中的复杂
很多海外投资者,是从中国金融市场的表现来倒推出对中国经济的看法。海外投资者对于地方债的担心要远远超过国内投资者,原因在前者从本国的经验出发,倾向于自下而上分析每个地方政府的信用风险,而后者更相信中央政府最后会兜底